Workflow
新造车“紧箍咒”

在汽车行业的转型过程中,电动化、智能化不仅改变着一众新老玩家的造车思维,更以科技感与未来感为突破口,用智驾、隐藏式门把手等重塑产品定 义,改写汽车产业竞争规则。然而,这些"新玩法"在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安全短板,从缺电、碰撞可能打不开门把手到智驾的夸大宣传,一 些汽车的"创新"正逼近安全底线。 对此,工信部开始出手整顿新造车乱象。其中,近日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对隐藏式门把手 的试验方法、标志等提出要求。同时,此前紧急叫停无序的智驾宣传,要求车企在智驾宣传中必须加入"辅助"字样、标注智驾等级,并履行告知义务。新 造车狂奔下为其拧紧"紧箍咒",正倒逼汽车行业重新校准"安全"坐标。 安全不能"隐形" 当新造车天马行空的设计与安全相悖时,相关部门开始出手规范。 今年5月8日—6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要求》中,规 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 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