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联名套餐、开主题门店,餐饮品牌能否靠联名实现“长红”
联名为餐企打造"热搜体质"的同时,也难以回避"内卷"的烦恼:联名泛滥、IP曝光猛增,消费者也进入 到联名的"审美疲劳"阶段。还有不少联名产品引发粉丝抢购,甚至内部员工参与倒卖,一些知名餐饮品 牌因此被"骂上热搜"。一项品牌联名消费调研结果显示,47.3%的消费者认为"联名活动太多,看腻 了",28.4%的消费者表示"产品价格高",还有27%的受访者认为联名基本等同于"铺天盖地的广告"。此 外,"过度消费情怀""IP同质化""联名双方调性不符"等都成为联名的"槽点"。 IP联名能否成为品牌年轻化"捷径"? "联名"成为很多餐饮企业传播推广的利器,甚至靠热门联名,就可以登上热搜。有数据统计,今年一季 度,与餐饮有关的联名超过百起。5月12日,呷哺集团旗下火锅品牌湊湊开启了创立9年来的首度联名, 与国际知名IP米菲MIFFY展开为期3个月的联名合作,期待在活动期间推动业绩增长:假日翻台率目标 为6次以上,带动门店客流提升25%。 在业内看来,在经过了2023年的"联名大年"之后,从2024年开始,餐饮品牌联名进入了"冷静期",消费 者对于"联名"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理智,从而让"爆款联名"变得"可遇而不可求"。在依靠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