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提速,企业建言从“独角戏”走向“生态共建”
大模型催动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振广州报道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成为行业热议话题,2025年更是被业界誉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正加 速从技术探索迈向大规模商用阶段。 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均已加速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华为正式运营具 身智能中心,并与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阿里巴巴参与"星动纪元"融资,蚂蚁集团注册成立了蚂蚁 灵波科技,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腾讯曾先后发布全自研多模态四足移动机器人Max以及最新 一代机器人小五;美团通过战略投资布局"宇树科技",独家领投深圳新锐企业自变量机器人A轮融资。 实际上,AI驱动下的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大大加速了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模型的"全面开花",掀 起了一轮轮具身智能热浪,人形机器人有望"饮得头啖汤",并率先在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场景落 地。 但多家受访企业均表示,当前具身智能依然面临制造及更新成本高、下游场景应用待拓展、批量化生产 待实现等一系列问题。 "AI及具身智能产业的繁荣,绝非单一企业的独角戏,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从算法研发到硬件制 造,从场景探索到市场开拓,唯有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