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吨石油说不要就不要,中核集团却主动出击,这背后有何深意
前言 250万吨石油,说不要就不要了。俄罗斯这个增供提议,中国直接摆手拒绝,能源圈都懵了。 可你知道吗,就在外界琢磨中俄是不是闹矛盾时,中核集团突然宣布要去哈萨克斯坦建核电站,专机都准备好了。 这拒绝背后有啥门道?中国这步能源外交棋到底怎么下的? 作者-盐 石油方案为啥被拒 事情得从那250万吨石油说起。俄方的提议听着挺诱人,每年通过哈萨克斯坦多送这么多原油到中国,听起来是个双赢的买卖。 说实话,这个拒绝确实让不少人意外。毕竟中俄能源合作这些年来一直挺顺畅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每年稳稳当当地向中国输送超过3000万吨原 油。 两家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俄罗斯赚钱,中国解渴,皆大欢喜。 可这次为啥就不行了呢?咱们来算算这笔账。 首先是距离问题。就像买房子,绕远路的房子再便宜,上班通勤也是个大麻烦。 从俄罗斯绕道哈萨克斯坦到中国,这一绕可不是小数目。运输成本会增加15-20%,管道建设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更关键的是风险控制。毕竟,中国在能源安全上吃过的亏,真的不想再来一遍。 还记得2022年那个"北溪"管道爆炸吗?一夜之间,欧洲的能源命脉就断了。多一个过境国,就多一份不确定性。哈萨克斯坦虽然靠谱,但谁能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