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井下作业“智变”带来“质变”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页岩油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开发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长庆油田页岩油年产量占 全国页岩油总产量的50%以上,但受制于长水平井开发方式、原油物性、储层特征等综合因素,井下作业仍面临作业效率不高、效益管控不细、精准决策 不够等诸多挑战,直接影响着效益开发。 想要打开效益开发新局面,就必须发挥创新性思维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利用数智化技术推动业务模式重构、管理模式变革。长庆油田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 体化生产主动性,联合专业数智公司,以昆仑大模型平台为底座,通过深度应用多模态数据与大模型算法,形成诊断专家知识库,打通井下作业"感知-诊 断-决策-执行-评价"的全链路,实现作业全过程化管控、全业务链规范、全标准化操作的功能模块自动化。 "该系统集成了井下压力、温度、流量等20多项参数动态感知,能'嗅'到油藏中流体的微妙变化。"长庆油田页岩油开发分公司技术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环宇说,该系统将"修井后分析"转变为"修井前预警",井筒诊断响应速度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 6月23日,在位于甘肃庆阳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页岩油开发分公司生产指挥中心,技术人员张耀辉打开被称为"页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