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世代」DeepSeek风暴下纯技术融资窗口关闭?AI独角兽2025年中场战报:资本实力分野谁能挺进下一轮
如果说2025年年初DeepSeek的风吹皱了AI大模型市场的"一池春水",促使部分创业公司放弃超大参数模 型研发,那么Manus智能体的爆火则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突围希望。这两家出圈企业的示范效应,直接影 响了上半年AI创业生态的演变轨迹,2025年即将过半,基座模型研发热潮明显降温,而智能体赛道则 成为行业共识的发力方向。 这一趋势深刻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上半年大模型领域的融资明显转向应用层,"AI六小虎"中仅 有智谱获得新融资。面对生存压力,商业化能力成为各家企业的必修课,但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案例 仍屈指可数。业内人士指出,下半年的破局关键将在于B端和G端市场的深耕,企业亟需在垂直领域构 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方能在这轮洗牌中站稳脚跟。 技术路线各有侧重 今年上半年,DeepSeek通过R1和V3"攻城略地",基础设施厂商和企业纷纷接入DeepSeek,还执着于超 大模型或基座模型开发的创业公司寥寥无几。不过,巧合的是,上周,MiniMax和月之暗面在同一天推 出了新模型,且都将DeepSeek作为对标对象。 而零一万物和百川智能明显已经放弃了超大参数的模型训练和交付,百川智能聚焦医疗AI赛道,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