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车 · 论势 || 丰田章男的电车污染论站得住脚吗?
其次,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的优化为源头减碳带来更多支持。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多源于上游能源使用和 制造环节。为减少这一环节的碳排放,各国都在努力。作为纯电动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中国,正在全 方位积极推进"双碳"目标落地。在我国,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占全球可再生能 源新增装机6成以上,同比增长23%,占国内电力新增装机的86%。而在生产领域,锂矿开采加工中,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既攻克了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也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取得突破,在 降本增效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碳排放。同时,国内电池及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近年来按照ESG要求,纷 纷加速能源转型,采用太阳能、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从生产环节减少了碳排放。吉利 汽车发布的ESG报告显示,其2024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小鹏电动汽车全生命周 期减碳达到了311万吨,相当于种了1.7亿棵树。能源转型持续加速,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这些都为发展 纯电动汽车及其全生命周期的减碳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再利用领域,健全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实现部 分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全球各地也都在努力。 从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基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