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村: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
Ren Min Wang·2025-07-04 01:11
村子富起来的代价是不堪入目的环境。"村里炮声隆隆,烟尘遮天蔽日,开山矿车把路碾得坑坑洼洼, 溪水都成了'酱油汤'。"汪玉成介绍,余村痛定思痛,用民主决策的方式选择将高污染企业陆续关停。 这也让很多村民一下子失业了,村集体年收入最少的时候只有21万元。 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提出后,余村坚定了发展方向。如今,靠着"卖风景",村 子再次富起来。 余 村风光。农行浙江分行供图 余村迅速启动矿山复绿工程,曾经的"秃头山"披上了竹林绿装;修整村道、治理污水、改造农房,曾经 的"工业村"开始"梳妆打扮"。随着绿色建设的开展,曾经被烟尘笼罩的矿区,如今成了四季有美景的生 态景区;当年靠炸山赚钱的矿工,不少转型成为导游、民宿老板。绿水青山,成了村民们的"幸福靠 山"。 人民网记者 张帆 青山叠翠,流水潺潺,白墙黛瓦间游人如织,竹海绵延处笑语盈盈,夏日里的浙江安吉余村呈现出一幅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走至余村村口,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巍然矗立。所有余村人都记得这块石碑背后的故 事,"两山"理念也始终指引着余村,使余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余村富得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