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药企实现重组胶原原料销售,引爆胶原技术红利衰减倒计时?
胶原蛋白赛道或将迎来竞争高峰期。 药企德展健康日前宣布,其重组Ⅲ型及XV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已实现中试生产,并具备化妆品原料销 售能力。但在这项技术突破背后,横亘着医药级原料转化的巨大鸿沟——规模化生产线仍在建设中,真 正的产业化部署尚未完成。 事实上,在所有玩家头顶高悬的双重高压线并未松动:技术层面,医美级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 仍如绝壁矗立;准入层面,长达36个月的三类医疗器械审批周期与超千万元的单产品合规成本构筑着钢 铁闸门。 围绕重组胶原蛋白项目技术突破及申报节奏,21世纪经济报道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德展健康。该公司工作 人员回复道:"其技术路线与巨子生物等行业头部企业同属人源化胶原蛋白范畴,并无本质差别。当前 中试生产规模维持在500L水平,产品技术性能可满足护肤品、医美等商业化应用需求。" 但工作人员同时指出,由于尚未建立规模化量产能力,具体产业化路径仍需结合后续产能建设情况确 定。 德展健康产品结构显示,公司已布局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及其衍生产品体系。2024年,重组Ⅲ型人源化胶 原蛋白不仅实现原料销售,其创新的冻干海绵剂型产品也通过备案审批。 作为第三代胶原蛋白技术,该产品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