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该怎么治?

虽然近年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噪声扰民投诉量在一些地方仍处于高位。笔者梳理当前我国 噪声监管领域存在的不足,对深化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现阶段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笔者认为,当前各地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提升噪声协同监管效能的建议 噪声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健全噪声污染防治监管制度体系,提升社会共 治效能,推动声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压实行业监管部门主体责任。一方面,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部 门和各属地政府的噪声监管职责,结合噪声法要求,从文件制度层面明确各行业监管部门的具体责任。 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以案释法,让噪声监管责任分工深入人心,做到群众诉求有门、部门担当负 责。 持续健全全过程防治制度体系。推动规划、交通、建设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噪声作为一项要素统筹考 虑,通过政策、法律等将交通设施噪声防护距离、建筑设施噪声防护距离、夜间施工低噪声设备使用、 低噪声产品制度体系等统筹考虑,从源头解决噪声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综合施 策,以噪声重复投诉点位为发力点,破解老百姓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