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5年,深圳城市“封面”迭代

(原标题:45年,深圳城市"封面"迭代) 南方财经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而这本书的"封面"往往最先映入眼帘,是城市气质的浓缩体现。 在北京,如今的城市封面或许是中关村,高等学府、科研院所与互联网科技巨头肩并肩;在上海或许是陆家嘴,金融机构与跨国企业Logo塞满外 滩天际线;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金丝雀码头成为高净值人士与金领新贵的梦想之地…… 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中最受瞩目的经济特区,45年来"封面"不断迭代。 (深圳城市 " 封面 " 迭代) 第一高楼"觉醒" 站在社媒平台上爆火的"深圳曼哈顿"机位,广角镜头中,国贸、地王、京基100、平安金融中心——四代"第一高楼"同时入画。 那是罗湖的黄金年代。因罗湖紧邻香港,深圳"第一次创业"期间,开发建设主要集中于此,目标是建立外向型经济,成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 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经过最初十年的建设,罗湖区2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商业中心建成几十栋高层建筑,都市化面貌逐步形成,外界对深圳经济特区也更有信心。"深 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副总规划师、高级建筑师陈一新回忆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