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评论|国产算力需要耐心资本和长期生态构建
特约评论员 陈白 近期,有"国产AI芯片第一股"之称的寒武纪,在沉寂许久后股价一度飙涨,市值一度超6000亿元,超越 茅台成为新任"股王"。 寒武纪的爆发与国产算力领域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直接关系。这一轮异动的背后,并非简单的概念炒 作,而是与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信号和产业动向形成了强烈的共振。 令人欣喜的"进",体现在以寒武纪、华为昇腾、海光信息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业,在AI芯片、服务 器、数据中心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土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部分产品的性能在特定场景下已经 能够满足应用需求,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完全垄断。尤其是在政策的引导和国内大市场的支持下,国产算 力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在金融、政务、交通等领域开始规模化部署,实现了宝贵的从0到1的 跨越。 但我们同时也不能无视挑战的存在。必须看到的是,在绝对性能上,我们的高端AI芯片与国际顶尖产 品相比仍然存在代差;而产业链上游的"卡脖子"环节,如EDA软件、先进制造工艺等,依然是悬在我们 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次也是更为关键的,是生态系统的差距。英伟达之所以能占据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不仅因为其硬件 强大,更是因为它用十余年时间构建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