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从“国民零食第一股”到困局求生,港股上市能否成为破局关
当曾经靠电商红利席卷全国的"国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如今陷入市值蒸发、门店收缩、对手环伺的困境时,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都在追问:这家曾经的 零食巨头,还能翻身吗?从"万店计划"的泡影到收购爱零食的闹剧,从线上流量内卷到线下量贩双雄的碾压,三只松鼠的转型之路,折射出中国零食行业 格局的深刻裂变。 一、万店宏图碎成"一地鸡毛":线下扩张屡战屡败 2019年上市时,三只松鼠曾高调提出"万店计划",试图通过线下门店补足渠道短板。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截至2024年末,其线下门店仅剩333家,较 巅峰时期缩减70%,线上销售额占比仍高达69.73%,而中国休闲零食市场82.6%的份额在线下。这组数据背后,是三只松鼠从"互联网零食标杆"沦为"跛脚 巨人"的尴尬。 为扭转局面,三只松鼠曾试图通过收购"抄近道"。2024年,它豪掷3.6亿元启动三笔收购,其中对爱零食的预算高达2亿元,试图借助其2000家门店快速扩 张。然而,这场战略联姻因"钱谈不拢"彻底破裂——爱零食创始人唐光亮公开控诉"未被跪舔",并在起诉三只松鼠后,后者迅速转向另一量贩品牌零食优 选。这场闹剧暴露了三只松鼠线下战略的摇摆不定,也揭示了零食行业从"规模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