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进化论:当AI卖铲人开始淘金丨小白商业观
经观评论 陈白/文 如果要选整个9月全球市场最受瞩目的明星公司,除了英伟达,恐怕不会有第二家。从入股英特尔到千亿投资OpenAI,再到宣布和阿里巴巴的合作 计划,在今天这样的全球环境中,黄仁勋的长袖善舞,可谓登峰造极。 当超威半导体公司(AMD)还在奋力追赶芯片性能时,英伟达已经将战场转移到了"硬件+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上。从这个角度看,英伟达正在从AI 时代的"英特尔",进化为AI时代的"微软"。芯片是它的基座,而CUDA及其上的一系列软件平台,才是它真正的"Windows",是未来智能化世界的底层操作 系统。 当然,驱动黄仁勋布下这盘连环大棋的,除了进攻的野心,或许还有一丝防御的焦虑。 最大的威胁恰恰来自它最大的客户:那些手握重金的云巨头。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既是英伟达算力的最大买家,也是最有能力和动机摆脱对英伟达依赖 的挑战者。一旦这些巨头的自研芯片在性能和生态上取得突破,英伟达的"算力税"将面临严峻挑战。 这一系列看似散乱的布局背后,逻辑却极为清晰:这位最成功的卖铲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提供工具。 故事的变化首先是从投资逻辑开始的。过去,英伟达的投资部门更像是一个生态赋能者,其核心目标是"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