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桌子!中国开始清算澳洲铁矿石的“二十年血债” 大人,世界变了
上世纪末,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三大矿业集团手中。中国虽是全球最大进口国,却始终处于 被动地位。每一次谈判,都是买方无力反击的现实缩影。采购量巨大,却难以左右价格,钢厂利润被上 游层层压缩。美联储货币政策带来二次剥削,铁矿石用美元结算,汇率波动直接转化为成本压力。 这种格局延续了整整二十年。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收入占据经济半壁江山,面对中国市场,态度从容甚 至强硬。中澳关系起伏,澳方却始终能仰仗铁矿石"护身符",对中国大麦、红酒等商品采取限制措施 时,依然底气十足。 铁矿石价格机制的变化成为关键转折点。早期长协机制带来相对稳定,但指数化定价后,价格每日波 动,市场投机性增强,铁矿石价格多次暴涨。中国企业在"分而治之"的策略下,始终难以形成合力。过 去二十年,铁矿石贸易积攒的"血债",正是由此而来。 中国三张牌彻底改写博弈规则 2022年,中国正式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个"超级买家"平台出现,意味着中国钢企结束各自为战, 转为统一对外采购。买方联盟与卖方联盟的对峙格局初步形成,议价权开始向中国倾斜。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罕见震荡。中国铁矿石采购突然"掀桌子",澳大利亚经济神经被精准击中。这场 风暴背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