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华铁算力大单仅是股价催化剂,选择性披露合同内容,或可索赔

回到海南华铁2025年3月5日披露的36.9亿元算力订单,公司巧用豁免披露用X公司代替客户名字,如此巨额的《算力服务协议》理论上应该有具体项目名 称,但是公司仅仅表示"X公司依法存续且经营正常,具备良好的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如果无具体的算力项目需求作为采购依据,那么公司如何得出X公 司存在采购需求的结论。 X公司仅仅根据自身需求在指定的日期内要求公司提供相应服务。公司签订36.9亿合同总金额的具体构成又是什么?有意思的是,在违约责任上,公司仅仅 披露了X公司违约行为要承担违约责任,对于公司违约并未披露任何违约责任。似乎暗示该合同海南华铁具有任意解除权。 蹊跷的是,仅仅事隔一天之后蓝耘科技披露了37亿元算力服务协议,合同条款服务周期甚至对方公司化名都相同,但是蓝耘科技披露重大合同后紧急停牌, 表示后因突发状况,双方就合同部分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上述合同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截止目前,该37亿合同是否磋商一致未见后续披露。 上海古北律师事务所专业证券索赔律师娄霄云提示,上市公司披露大额订单合同并不适用预测性财务信息规则,信息披露豁免规则也不是炒作股价的利器。 任何一家企业签署如此巨额的订单必然履行严格的尽职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