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频繁套现,“不差钱”的东鹏饮料急于港股IPO,是融资还是“圈钱”?
2025年10月9日,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这是继今年4月3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短短六天内,这家中国功能饮料之王便重 启了港股IPO进程,其急迫心情不言而喻。 自2021年5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A股"功能饮料第一股"以来,东鹏饮料一直未停止对资本市场的渴望。2022年曾筹划瑞士上市,2024年转向港交 所,致力于资本国际化布局。 东鹏饮料的业绩光鲜——2024年营收158.39亿元,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2018年以来净利润累计增长超过14倍。这家看似不差钱的公司为何如此执着于港 股上市? 一、资本远征,从A股到H股的执着 东鹏饮料的资本化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该公司始创于1987年,前身为国有深圳市豆奶饮料厂,2003年完成国有企业向民营股份制企业改制。2021年5月27 日,东鹏饮料在上交所敲钟上市,募资18.51亿元。 然而,A股上市仅满一年,东鹏饮料就开始筹划海外上市。2022年6月,公司筹划赴瑞交所发行GDR,计划打开欧洲市场大门。但随着海外上市监管要求 收紧,这一计划于2024年2月终止。 东鹏饮料的"A+H"计划并非孤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