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头乐”匹克球,对年轻人来说刚刚好
LI NINGLI NING(HK:02331) 3 6 Ke·2025-11-04 00:28

一场球打下来,大家都默契地没有拍照发朋友圈。但换个角度看,我们的运动和生活已经被互联网潜移默化有些跑偏,一个不那么出片,不那 么卷的运动,可能也是我们现在需要的。 "你现在的水平已经有2.5了,接下来就可以约人打球了",结束了人生首次两小时匹克球训练后,李教练对我说出这个令人震惊的结论。 关于匹克球有一句很贴切的描述,用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上打网球。打了两个时后,我认为它比另两种球难度确实要低一些。 但我也没想到低到这个份上。我这种羽毛球只能打十来分钟的运动渣,两个小时就达到了2.5水平。如果是网球,我可能得练个一年。这么一对比,匹克 球实在是太友好了。 虽然不太敢相信,但我决定大胆组局。今年,都说匹克球很火,这肯定是真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想写这篇稿子。但是,找搭子或者说找会打的人,还挺难 的,我的四人局从盛夏一直拖到了北京入秋。 真实情况是我只找到了一位会打的朋友,悦悦,她后来承认也只打过两次。另外两个人是全新的新手。 是的,匹克球从一开始设计,就是为了降低运动强度。 在社交平台上,匹克球的内容虽然不少,但是很难说火。在那些经常打网球甚至羽毛球的人看来,仍然处于球类鄙视链的底端。 我搜索时,经常在评论区看到这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