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业务模式现雏形,江淮汽车短期阵痛背后的长期押注
江淮汽车(600418.SH),陷入了短期阵痛。 根据其最新披露的三季报,2025年前9月实现营收308.73亿元;同比下滑4.14%;归母净利润亏损14.34亿元,止盈转亏。 其中,第三季度录得营收115.13 亿元,同比增长 5.54%;归母净利润亏损 6.61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此,江淮汽车解释主要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业务下滑;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形成规模 效益。 这是一份意料之中的成绩单,当下江淮汽车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而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尊界S800是重中之中,但这款定位于超高端豪华、售价70万起步的车 型,今年5月才上市; 在此之前,江淮汽车投入巨资建设超级工厂、组建团队、成立研发中心等,干的都是"只出不进"的事。财报显示,其于今年前9月研发投入超30亿元,同比 增长超30%,如今陷入阶段性亏损实属正常。 一家企业面临转型阵痛,因孵化新品牌而利润承压,这并不难理解。何时走出亏损,需要多久重启新增长,才是审视江淮汽车的正确姿势。 这也是为何江淮汽车即使业绩不佳,但股价年内涨幅超30%、总市值突破1100亿元,成为资本市场备受追捧"牛股"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