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狂热下的美股暗礁:泡沫的边界在哪?
8 月以来的科技股回调,让笼罩美股的 AI 狂热开始降温。当英伟达 4 万亿美元市值超过欧洲前 20 大公司总和,当标普 500 席勒市盈率攀升至 40.95 倍、 直逼 2000 年互联网泡沫时的 44.19 倍,"AI 泡沫" 的担忧已不再是危言耸听。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穿透市值狂欢的表象,看清高估值、高集中度与高杠 杆下的三重风险。 市场结构的失衡已创下历史纪录。当前美股市值前十大公司中,英伟达、微软等 AI 科技股占据 8 席,而 1999 年互联网泡沫巅峰时仅 4 家科技公司入 围。这种极致集中直接体现在指数权重上:7 家科技巨头贡献纳斯达克 54%、标普 500 36% 的权重,一旦龙头回调,整个市场将剧烈震荡。更值得警惕的 是估值水位 —— 席勒市盈率超过 35 倍时,标普 500 未来 1 年至 10 年回报均为负值,这一历史规律让 "大空头" 迈克尔・伯里果断做空英伟达,软银也套 现 58.3 亿美元英伟达股票兑现浮盈。 资本狂欢的隐忧正在累积。为抢占 AI 赛道,科技巨头掀起资本开支竞赛:微软三季度资本支出 349 亿美元,同比增速飙升至 74%;Meta 单季投入 193.7 亿美元,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