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不再“飞天”,或许是件好事
飞天茅台的价格,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它的官方指导价1499元迫近。 这一过程并非偶然,而是中国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更是消费逻辑重构的信号。 价格回归的背后,是消费理性的崛起 茅台曾经是"硬通货",是社交场上的"通行证",是投资客眼中的"液体黄金"。一瓶飞天茅台,转手利润 可达千元。而如今,回收价仅比官方价高出30元,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 这背后,并非茅台品质的下降,而是消费环境与消费心态的根本转变。 在宏观经济承压、社会消费观念趋于务实的背景下,高端白酒的礼品属性与投资属性正在被削弱。消费 者不再愿意为"品牌溢价"支付过高代价,而是更看重"真实价值"。 茅台转型,不仅是策略调整,更是生存逻辑的重构 茅台新董事长陈华上任后首次调研选在销售公司,释放出强烈的市场信号。 从2024年起,批发价接连失守2500元、2400元、2200元的关键点位,到2025年跌破1800元、1700元,再 到如今散瓶价跌破1600元——茅台似乎正在从"神坛"缓步走下。 从"卖产品"转向"卖生活方式"——茅台正在试图打破"高高在上"的形象,走向更广阔、更年轻、更真实 的消费人群。 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茅台第三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