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电解液项目“停摆”背后
江苏国泰一纸公告,为其筹划四年的锂电电解液项目画上句号 —— 投资15.38亿元、年产40万吨 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式"停摆"。 这则看似常规的企业战略调整公告,背后藏着项目从 "高预期"到"难落地"的转折,更折射出当下 锂电电解液行业的生存困境与转型求索。 时间拉回 2021年,彼时正是锂电行业的"黄金增长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带动电解液需求激 增。 江苏国泰顺势官宣项目,由下属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承建,彼时对这一项目的期待值拉 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预计达 150.8亿元,净利润约7.9亿元,投 资回收期仅5.17年,经济效益堪称亮眼。 在产能释放节奏上,规划也十分清晰 ——建设周期24个月,建成后第一年产能利用率45%、第二 年75%、第三年90%,第四年起满产运行,每一步都透着对市场的信心。 然而现实与规划的差距逐渐拉大。直到最新终止公告发出,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仍未正式开 工,仅停留在土地协调阶段。 问题的症结首先出在 "硬件"上:2023年3月,宁德华荣竞得福鼎市店下龙安片区约12万平方米的 建设用地,可这块关键土地却未能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