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市公司决定拿全部身家理财炒股,说明什么问题?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AI生成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46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公司治理 8月22日晚间,上市公司江苏国泰一则公告引发投资者质疑。 江苏国泰宣布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不超过18.3亿元进行证券投资,两项合计超过 138亿元。关键在于,江苏国泰最新总市值仅为136亿元,低于其计划投资总额。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国泰同日宣布终止了被寄予厚望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6 亿元,年产量40万吨,预计年均销售额收入超150亿元,净利润7.9亿元,曾被公司视为"第二增长 极"。 舍弃主业不好好干,却准备拿全部家当去做投资理财,投资人纷纷质疑其合理性。有股民在社交媒体 上直呼其为"国资铁公鸡"——公司手握巨额现金却"一毛不拔",既不回购股份提升市值,还终止了曾 被寄予厚望的明星项目。此外,还有投资者要求国资监管部门介入。 虽然24日晚江苏国泰发布公告称终止原先拟投入15亿元设立子公司进行证券投资的计划,并披露了 高额分红计划,但这已经暴露出公司内部战略重心的举棋不定。 资本运作与企业经营的错位 江苏国泰成立于 1998 年,2006 年在深交所上市(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