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迷途,谁来点亮火把?

其实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军备竞赛,产业界的每一次闷头加速,都在累加着无法避免的沉没成本。 1845年,英国人彻底疯狂,他们把GDP的7%都投进了铁路建设里。 7%的GDP是什么概念?它占了当时英国经济总投资的一半。而如果换成当前的中美GDP,等于中国一年要投8.8万亿人民币,美国一年投2.15万亿美元——显然, 如今的AI投资虽然火热,但离这两个数字还很遥远。 在当年,货运铁路和客运铁路先后商业化成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英国报纸的一半版面,都登载着铁路投资的招商广告。群众们对铁路这种"先进生产力"如痴 如醉,幻想着把它铺遍英伦三岛的每一个角落。 故事的结局,重复了人类泡沫的老套剧情:在顶峰时入场投资铁路的人,最终损失惨重。但另一方面,英国也利用铁路泡沫建设了长达6000英里的铁路网,并推 动了工业革命,助长了英国的全球经济霸权。 2025年,一种相似的情绪,也在AI产业里持续蔓延。 一方面是亢奋,全社会围绕人工智能的投资高热不退,政府和企业向AI领域投入天量的资金;一方面则是焦虑,AI公司惨淡的盈利和攀升的项目"死亡率",导致 每天都有入不敷出的的初创公司轰然倒下。 但如果按"刻舟求剑"的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