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五大泡沫指标”,高盛认为“当下更像1997而非1999,AI牛市还有下半场”
对于密切关注人工智能驱动的美股涨势是否已进入泡沫区间的投资者而言,高盛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 现在还不是泡沫,至少不是1999-2000年那种级 别的"宏观泡沫"。 11月9日,高盛发布报告称,当前市场的宏观基本面更像是泡沫中期的1997年或1998年,而非泡沫顶峰的1999年。 当年导致泡沫最终破裂的广泛投资 过热、企业盈利恶化、杠杆率急升等关键失衡现象尚未出现。 这意味着,尽管估值高企,但AI驱动的牛市可能还有下半场。过早离场可能会错失可观的后续收益。然而,风险正在积聚,投资者应开始布局对冲策 略。与1999年不同, 当前市场的信贷利差和波动率仍处于低位,这为投资者使用期权等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窗口。 高盛最新报告认为,当前AI驱动的美股并非1999年级别的"宏观泡沫",因关键宏观失衡迹象尚未出现,如大规模投资过热、企业盈利恶化及杠杆率急 升。其分析指出,当前市场环境更类似泡沫早期的1997年,企业盈利稳健且杠杆可控,但报告也警示投资加速与财务状况变化正预示着潜在拐点临近。 "宏观泡沫"的五大关键指标 高盛首先明确了一个观点:单纯高企的估值并不等同于"宏观泡沫"。真正的宏观泡沫,如199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