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车还要“反人类”多久?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汽车评论 ,作者熊宇翔 远川汽车评论 . 不止是汽车 从"电动爹"变成主力车,电动汽车这些年击碎了续航里程、补能效率等种种质疑,但也携带着玻璃天 幕、全触控大屏与隐藏式门把手,近些年在"反人类"的道路上策马狂奔。 人类文化的瑰宝苏联笑话甚至因此更新了一波素材: "电动车就像莫斯科冬天的窗户,看起来晶莹剔透,但真正体验过的人都知道该往哪儿贴保温层。" "法律不允许开车时玩手机和平板怎么办?", "放大,贴在中控上,再取名为车机。" "设计师,这车的隐藏式门把手怎么打不开","因为您犯了方向上的错误,应该向右按压再向左拉 开"。 坏消息是,人类与电动汽车这"折磨三大件"已经斗争十年有余。而好消息是,这样的日子应该所剩不多 了。 01 屠龙勇士成恶龙 恶龙过去往往是屠龙的勇士。令人憎恶的技术,最初也常以进步的面目示人。 2012年,Model S的横空出世,开辟了智能电动汽车的赛道。《时代》杂志当年将Model S封为年度 最佳发明之一,《每日电讯》则在两年后称其为"改变了世界的车"'。 只不过,特斯拉在定义智能电动汽车基本产品形态的同时,也带来了日后常驻热搜的电车标志性三大 件:玻璃天幕、全触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