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是短跑比赛
题图|视觉中国 如果说 2023 年是 AI 的模型年,2024 年是 AI 的应用年,今年毫无疑问是 AI 的「成效年」。 参照上一轮移动互联网革命的进程,AI 大模型产业并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期」。用户规模和 App 的装机量或许已经上去了,第一批核心用户群体也 已经出现了,但从渗透深度,到营收转化,都还处于一段前夜的寂静中。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作为 AI 领域领头羊之一的百度,并没有强调任何单一维度的 KPI。无论是算力储备、模型跑分,还是 单个应用的用户增长,都不是百度关注的重点。相反, 百度关注的是每一个垂直场景的「小成功」、「小进展」 。 对百度来说,AI 战略从播种走到了育苗的阶段,但他们似乎并不急于追求「收获」。 过去一段时间,百度曾被舆论认为在 AI 竞争中掉队,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但百度展现了自己的态度—— 他们要赶赴的,是 AI 的「大集」 。 实际上,历史也一次次证明着,一项技术从积累走向爆发,是无法被严格计划的。每一次收获,都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回报。 技术的原爆点,是与用户需求的 深度交织 自 2023 年 ChatGPT 横空出世,两个月收获一亿用户,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