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红色摄影史
icon
Search documents
抗日战场上,他的武器是底片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80多年前,抗日战场上,战士们的武器各有不同,大炮、机关枪、步枪、刺刀……为了民族解放事业, 什么都可能成为武器。 但老兵顾棣,在战场上时,手里的武器不能直接杀鬼子;抗战胜利后,又守护了80年,直到今年4月去 世时,身边依然摆得满满当当。 他的武器,是相机,是底片,是守护了一生的档案。 岁月磨洗中,这些武器越来越亮,越来越有威慑力。 一场偶遇改变人生 图③:1949年冬,顾棣在北京整理开国大典的影像材料。 图④:顾棣拍摄的1945年阜平城关春节的景象。 图⑤:1944年,顾棣(前排左二)与晋察冀画报社战友合影。 图①:顾棣在查看底片。 图②: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顾棣与自己1945年的照片合影。 "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打仗" 1928年,顾棣生在河北阜平县凹里村。历史选择了阜平,选择了凹里村,也选择了他。 阜平,1925年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7年以阜平为中心创建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里长期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的首府和中心,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都曾在此战斗生活过。 凹里村,隶属史家寨乡,晋察冀军区、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各机关都曾在史家寨驻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