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与经济共赢
Search documents
巴彦淖尔市探索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新路径
Nei Meng Gu Ri Bao· 2025-11-27 09:42
村民杨阔元站在田埂上,目送这些忙碌的"铁牛"驶向远方。"过去总为满地秸秆发愁,烧了污染环 境,堆着妨碍耕作。现在好了,它们都成了值钱的宝贝。每亩可以打包成约18捆的方形草墩,每亩增收 近20元,谁还舍得烧?"杨阔元算起了经济账。 这些草捆即将兵分两路:一路运往周边牧场,成为牛羊越冬的"营养餐";另一路则奔赴发电厂,化 身点燃万家灯火的"绿色能量"。曾经令人头疼的"废物",正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全新的"履历"。 转变的背后,得益于当地构建的回收利用体系。"我们通过专项补贴支持合作社运营,再结合'积分 超市'兑换实物,彻底激发了农户的参与热情。"隆盛合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侯彦刚介绍。 为了让成功经验全面快速推广,实现秸秆地膜回收工作提质扩面。近日,巴彦淖尔市农膜、秸秆回 收现场观摩培训班在磴口县举行,200名农业干部、农技骨干和种植大户走进沙金套海苏木示范田,看 机械回收、听政策解读。 冬季的河套平原,天空湛蓝如洗。这几天,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隆盛合镇黎明村的田野里,一台台 秸秆打捆机正忙着打捆。机器所过之处,原先散落的玉米秸、葵花秆被迅速"吞入",转眼间化作排列整 齐的方形草墩。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