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Search documents
五届全勤襄盛举 陇派珐琅绘敦煌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7-11 03:24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在日前闭幕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海明全新力作《敦煌藻井》 系列作品亮相展会,观众在博览会现场通过欣赏陇派珐琅技艺营造出的绚丽画面,开启了一场纵横南北、穿越古今 的"敦煌梦"。其中,作品《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荣获百鹤杯"百鹤奖"。 《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 据了解,陇派珐琅技艺是将传统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创新艺术形式,在业内有着"昔日帝王物,今朝雅 君藏"的美誉。陇派珐琅主要由白描、掐丝、着色及挂釉等十道工序构成,白描是掐丝珐琅的灵魂,掐丝是骨骼,着 色是血肉,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呈现出独具风格的艺术效果。李海明大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可以将一百多种 天然矿料配比成三千多种珐琅釉料,并成功攻克了珐琅壁画长期保存产生的釉料脱落问题。 李海明对记者说:"敦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此次,我们在本届博览会上展出的《敦煌藻井》系列作品, 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精湛的工艺技法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复杂精美的花纹、流光溢彩的色泽,每一处细节都展 现出陇派珐琅的独特韵味,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将为甘肃工美产业的发展赢得 ...
第三十一届北京图博会开幕,山东1700多种图书与全球展商见面
Da Zhong Ri Bao· 2025-06-19 01:04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文脉绵延,收藏古籍约12万部近200万册,约占全国古籍总存量的 7.3%。近年来,山东各出版机构在古籍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方面砥砺深耕,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项 目。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儒典》,体系庞大、卷帙浩繁,是山东积极打造的国家级文化工程,还 是"山东文脉"工程——《齐鲁文库》的首部系统文献。2022年9月,该书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亮相以 后,得到学界高度关注,被多家图书馆收藏。 山东展区经典文献展台上,《儒典》《齐书》等12种280余册图书深受专业观众喜爱。这些图书不 仅集中展示了山东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的扎实工作和阶段性成果,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 多形式、多形态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一直以来,出版鲁军深耕主业,在创作和制作上精益求精, 不断推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好书。在精品图书展台,《写给青少年的红色战典》《国家记忆》 《中国北斗》《血梅花》等图书书写了红色记忆;丝路书香及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展台上,《中国北 斗(日文版)》《我的国家史(俄文版)》《初心如炬(斯瓦西里文版)》《国色(哈萨克文版)》等 鲁书"走出去"的精彩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Xin Hua She· 2025-05-22 10:46
肇兴侗寨始建于北宋,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侗寨里,流传千余年的蜡染、刺绣、靛染等非遗技 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85后"陆勇妹是侗族蓝靛靛染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和6个小伙伴一商 量,利用从小耳濡目染的技艺,打造增收致富的产业。"回忆起10多年前的创业之初,陆勇妹话语间透 出果敢之气,"既能实现技艺传承,还能赚钱,两全其美。"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新华社记者刘伟、张丽娜、魏婧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我国各地创新实践,推动绚烂多彩的地方非遗技艺不息传承、韵味悠长的 古城村落文旅深度融合、民族特色传统文化IP加速国际化……特色文化产业正焕发新的光彩。 一方技艺"育商机"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 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晨光熹微,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里,冒着热气的小蜡锅旁,陆勇妹和姐妹们围坐一圈,用融化 的蜡在棉布上绘出"三鱼共首"等精美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