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文化产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以文兴业 全链条推进农业升级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25 19:06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加强农业文化遗产、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保护,有助于重新认识、发现乡村 的价值。怎样理解和把握这一点? 周彝馨:乡村是人类聚居的基本单元,全面反映人类发展过程的社会、文化、历史属性,是研究人类和 社会的重要样本。乡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美学与艺术之上,更体现在乡村的生产、生活、族群组织等 方面,为历史溯源和当代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实证。 农业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乡村生产方面的文明。例如,佛山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就深刻反映了珠 三角地区"桑蚕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则集中体现了乡村生活、 族群组织等方面的文化。例如,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侗族村寨,鼓楼与族姓、公共生活、社会组织等方面 高度相关。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深度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对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有何重要意义? 周彝馨:文化是生产力,它可以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也可以整合创新要素。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内容和目标。没有文化自信,乡村振兴就不能真正解决人的问题。我国乡村产业历经四次产业革命,仍 然葆有地域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坚实内核。面向未来,不应把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简单视为现代 化、智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Xin Hua She· 2025-05-22 10:46
肇兴侗寨始建于北宋,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侗寨里,流传千余年的蜡染、刺绣、靛染等非遗技 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85后"陆勇妹是侗族蓝靛靛染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和6个小伙伴一商 量,利用从小耳濡目染的技艺,打造增收致富的产业。"回忆起10多年前的创业之初,陆勇妹话语间透 出果敢之气,"既能实现技艺传承,还能赚钱,两全其美。"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新华社记者刘伟、张丽娜、魏婧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我国各地创新实践,推动绚烂多彩的地方非遗技艺不息传承、韵味悠长的 古城村落文旅深度融合、民族特色传统文化IP加速国际化……特色文化产业正焕发新的光彩。 一方技艺"育商机"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 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晨光熹微,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里,冒着热气的小蜡锅旁,陆勇妹和姐妹们围坐一圈,用融化 的蜡在棉布上绘出"三鱼共首"等精美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