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风险隔离功能
icon
Search documents
信托的风险隔离功能还值得信任吗?
Jin Rong Shi Bao· 2025-08-08 07:52
近段时间以来,信托财产被法院执行的案例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引发业内外对于信托财产独立性及 风险隔离功能的质疑。什么是信托,为何有的信托会被"击穿",信托的生命力何在?就上述问题,《金 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凌云。 《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不论是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信托作为一个制度或工具被越来越 多人所知道。您能否解释一下信托是什么?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南通某法院执行某信托基金的案件引发大众对于信托隔离风险的忧虑, 甚至有人认为法院违反了信托法,请问何为信托被"击穿"? 高凌云:信托被"击穿"一般分为三种情形:信托自始无效,信托有效但信托财产依法可以被执行以 及信托财产被错误执行。 第一种情形包括信托财产不符合确定性和合法性要求因而无效,或者设立信托前已有债权人对信托 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设立信托是为了损害债权人利益等不合法的目的,因此信托被撤销。后果是,该 信托的财产可以被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信托不是被"击穿",而是本来就无效。 第二种情形是信托设立人一直对信托财产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信托即便有效,其财产也不独立, 不能对抗信托设立人的债权人,因此可以被执行。至于信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