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活化

Search documents
【媒体解读】佛山出台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实施办法 推动历史建筑“活起来”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25 07:18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健源)佛山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建筑。这些古建筑 不仅是城市的记忆,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何在保护中实现活化利用,一直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重 要课题。近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佛山市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实施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也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 遵循四大原则 据了解,佛山于2016年出台《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24年出台《佛山市历史文 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在市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施行的基础上,制定《办法》有利于完 善佛山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体系,更好地促进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规范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行 为,形成保护合力。 《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佛山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办法》,佛山 市将遵循"保护优先、多方参与、以用促保、安全利用"四大原则,推动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 《办法》明确,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在符合其 价值要素保护、不改动建筑的结构受力体系与整 ...
幸福河湖海丨以文润城引领城市万象更新
Yang Guang Wang· 2025-05-23 14:15
老机床转型新IP "工业活化石"诉衷肠 从新中国第一辆"飞鸽"自行车到首台国产电视机,再到多项"国之重器"的顺利投产,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天津以百余项"中国第一"铸就工业筋骨。 辉煌的工业历史背后,则是无数台有着"工业母机"之称机床的无私奉献。 走进天开东丽园,科研与创业的热潮令人振奋。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300余台机床正整齐地排列在天津东丽机床博物馆内。这些跨越世纪的"工业 活化石",正向游客们娓娓道来着充斥着机油味的工业记忆,构成一部流动着金属光泽的工业史诗。 推开博物馆大门,各式机床琳琅满目。从工厂仓库到旧货市场,馆长王福喜如同海滩上的淘金者,几十年如一日地搜寻着心中的至宝。20世纪80年代,王福 喜的父亲开了一家机械加工厂,他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为这些机器着迷。"机床的轰鸣声和机油味,早已刻在了我的记忆里。"王福喜说道。 央广网天津5月23日消息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承万年人文之精华、千年文明之底蕴、六百余年建城之风韵。河海交汇处,工业的钢铁筋骨、洋楼的 万国交响、旧书的沉香绵长,正驱动着时光的齿轮,扭转交织成独特的文化脉络。 在展厅中,一台名为"欧式万能镗洗中心"的机床格外引 ...
老房子“归来”人潮涌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5-03 03:24
导航地图上,细细的交通热力红线串联起三镇山水与红墙灰瓦。汉口历史风貌街区与武昌古城,正以文化为经纬,在长江两岸织就文 旅新图景。 "五一"的武汉,游客如织。历经数年乃至20年修缮的一批百年历史建筑,更是活化成顶流。 假期首日,巴公房子、咸安坊、昙华林等历史街区,游客数量达8万~10万人次。 巴公房子 变身文化酒店后,这是巴公房子过的第一个"五一"。 红砖穹顶之下,数十只气球顶着"我在武汉很想你"字样,被姑娘们拽着,在人群间欢乐游走。 肖玉一手拉着其中一只,半倚红墙,仰头45度,完成了游览巴公房子的"标准照"。 "我从郑州过来,逛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巴公房子。"她抚摸着雕花栏杆,漫步花砖地板,仿若穿越了115年光阴。 "五一"假期首日,位于江岸区的这座焕新归来的百年老建筑,单日客流超过10万人次,跻身武汉新顶流地标。 1910年,巴公房子建成,成为汉口最大的高等公寓楼。楼主为俄国茶商之首——巴诺夫兄弟。 彼时,中国出口的茶叶占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占国内出口茶叶的60%,直跑出一条万里茶道,贯通欧亚。 2021年,逾百岁的巴公房子开始修葺翻新。 武汉文旅集团城市风貌公司作为项目运营方,经过种种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