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认知鸿沟
icon
Search documents
日中关系学会副会长川村范行告诉《环球时报》:日本历史认知鸿沟产生,有两大根源
Huan Qiu Shi Bao· 2025-09-17 22:49
作为记者和研究者,川村范行对侵华史有深入了解。1996年他在担任《东京新闻》上海分社社长时,曾 与家人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被残酷史实震撼;1998年又赴哈尔滨参观侵华日军第 七三一部队旧址,亲眼看到人体实验的实物证据,受到极大冲击。他坦言:"通过这些经历,我直接了 解到日军侵略行为的真实情况。" "这导致日本人的战争记忆首先停留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其次是美军对东京等地的大规模空 袭。因此,绝大多数日本人有'战争受害者'的意识,却缺乏'战争加害者'的认知。"川村范行说。他还强 调,近年来部分日本政客和知识分子否认侵略战争本质,这种"历史修正主义"在日本社会扩散令人担 忧。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中日两国为何在历史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名誉教 授、日中关系学会副会长川村范行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认知鸿沟"的根源可 追溯到战时的新闻封锁与战后的教育导向。 川村范行表示,当年战场远在海外,新闻报道受到日军严格管制,日本国民几乎不了解真实的战争情 况,包括南京大屠杀等日军侵略行为。与此同时,日本战后教育虽然提及侵华战争,但没有让学生深入 了解悲惨实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