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向套利
icon
Search documents
65亿资金跨境套利:起底虚拟货币非法换汇
这种 "对敲" 机制的运作逻辑十分明确:境内客户支付人民币至指定账户,境外团伙同步从海外账户划 转外汇至客户境外账户。两笔资金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完成单向循环,全程不发生直接的汇兑交易,从 而将本应处于监管之下的外汇交易分割成两段独立操作,以此逃避监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 当稳定币、去中心化等新概念在资本市场掀起热潮时,其特有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征正被不法分子恶 意利用,逐渐演变为跨境非法换汇的新型通道。 近期多地司法机关披露的案件显示,以泰达币(USDT)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正在沦为跨境"对敲"(非法 跨境汇兑)的核心工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涉案金额普遍高达上亿元,个别案件交易流水 甚至突破百亿元规模。 "这类非法换汇机构已形成多层次的盈利模式。"广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采访时指出,其核心盈利渠道可归纳为三大板块:一是基础交易手续费收入;二是虚拟货币买卖过程中 的价差收益;最重要的是通过"低买高卖"策略实施的双向套利操作。 虚拟货币加持下的"对敲"升级 在传统 "对敲" 模式的基础上,虚拟货币的介入进一步增强了非法换汇的隐蔽性,使得这类高额跨境汇 兑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