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级经开区改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家级经开区改革攻坚再出发
Jing Ji Ri Bao· 2025-06-09 21:4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国家级经开区管理机构与开发建设主体的关系,下放更多经济管理权限,优化 绩效考核机制。在营商环境方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服务理念,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减少 对企业经营的不必要干扰。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破除制约发展的制度障碍,激发市场活力。 培育新动能。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产业计量测试等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智能 化、绿色化转型。同时,鼓励发展未来产业,探索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在绿色发展方面,要求开展减 污降碳试点,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帮助国家级经开区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强化要素保障。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单列用地指标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在资金方面,允许使用地方 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产业项目,支持开发主体上市融资。 《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 案》)日前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新时代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推动深层次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需 ...
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责任担当更加凸显——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Jing Ji Ri Bao· 2025-05-28 18:39
在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工作方案》聚焦体制机制、管理效能、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优化园区运营模 式、推动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对分离、完善激励机制、下放省市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等工作 任务。 在要素保障方面,涉及土地、能源、人才、资金等工作,《工作方案》包括多项"实招",比如支持各地 为国家级经开区单列年度土地指标,允许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产业项目,支持开发建设主 体上市融资等。 国新办日前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商务部副 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 演愈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级经开区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的责任担当更 加凸显。 国家级经开区是外贸外资的"第一梯队",是"投资中国"的优先选择,也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平台。到 2024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已达232个,遍布31个省(区、市),创造地区生产总值达16.9万亿 元;拥有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18.3%。2024年,实现外贸进出口10.7万亿元,占 全国外贸总额24.5%;实际使用外资2 ...
16项新政赋能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向新
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还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表示,将 鼓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结合地区特色和行业特点,聚焦企业和群众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的 市场监管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形成具有本地 区特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 此外,在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方面,彭新民谈到,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涉企行 政检查,不断优化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的高低合理确定、动态调 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对持续保持良好信用的企业无事不扰,真正减轻企业负担。 中国青年报北京5月27日电 "在对外开放方面,国家级经开区是外贸外资的'第一梯队',是'投资中国'的优先选择,也是制度型 开放的重要平台。"凌激指出,《工作方案》提出了多项支持举措,例如,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集成电 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外商投资项目优先纳入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支持国家级经 开区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加强国家级经开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的协同发展,推动外向 型经济提质升级…… 在国家级经开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凌 ...
国家级经开区,向“新”再进一步
江苏沭阳经开区的一家自动化装备公司车间内,激光柔性 生产线正在运转。 丁华明摄(人民视觉) 去年10月,广东迎来第八个国家级经开区——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这一"升级"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积 极变化。"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助推花都进一步成为企业投资兴业新高地。"广州花都 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户花都,涉及新能源、新材料、 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助推花都成为广州北部增长极的主阵地。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小军表示,目前全省经开区地域面积约占全省2.6%,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 绿色石化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均占全省15.5%。 近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不断扩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今年1月,商务部公布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国家级经开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截至2023年 末,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主营业务收入 1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共1878家,拥有上市企业1041家,较前一年均有显著上升。 "经过40多年发展,国家级经开区总 ...
【王牌决策情报;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Sou Hu Cai Jing· 2025-05-12 18:35
一、智库中国 聚焦上市公司、生态体系与市场流动性 专家建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5月10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暨《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围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展开 探讨,在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完善市场生态体系、提供充分流动性等方面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在研讨会上表示,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的枢纽,在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中将逐渐占据战略地位。"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个关键点是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吴晓 求说。在他看来,大幅度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科技水平、改善上市公司结构,让科技型企业占据重要位置。(上海证券报) 二、国内要文 1.国家级经开区将迎进一步改革创新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 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专家认为,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的改革创新,有助于保持国家级经开区长期的发展动 力,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记者了解到,国家 ...
国常会:推动自贸试验区提升能级 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5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汇报,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 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会议听取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汇报。会议指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 重要战略举措。要支持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在发展服务贸 易、便利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差异化探索,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要因地制宜扩大 改革任务授权,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优化调整区域布局范围,稳步推动成熟自贸试验区提升能级。 周密表示,目前,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网络效应,一些经开区经过了多年发展,或还面临 土地供应等方面的压力,这次会议提到的"要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制定支持政策和配套 措施",应该能为经开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 对于经开区发展的未来,周密表示,政策层面,希望能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多关注一些新兴产业,比如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要能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去做更好的政策支持;要重视新技术和传统产 业的融合,通过融合发展增强中国产业发展的韧性。 4月18日,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