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道主义

Search documents
英媒:英国高等法院裁定,英国向以色列出售F-35战斗机部件合法
Huan Qiu Wang· 2025-06-30 14:07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高等法院6月30日裁定,尽管承认相关武器可能被用于在加沙地带实施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但英 国向以色列出口F-35战斗机部件是合法的。 多家外媒注意到,拉米特别提到,英方参与制造的F-35战斗机部件只要不直接运往以色列,就不受暂停许可影响。多家组织就此抨击英国政府做得不够,因 为F-35战斗机也在加沙地带广泛使用。英国民间组织"反对军火贸易运动"研究协调员萨姆·珀洛-弗里曼说,欢迎英国政府当天"姗姗来迟"的举措,"终于就以 色列在加沙地带犯下战争罪的压倒性证据有所作为,但豁免以色列F-35战斗机部件完全不可容忍、不合理"。 当地时间6月24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56077人死亡、131848人受 伤。自2025年3月18日以来的死亡人数已达5759人,受伤人数为19807人。 对于上述裁决,报道称,"人权观察"组织英国负责人亚斯明·艾哈迈德表示,"我们对这一决定感到非常失望","即使面对种族灭绝行为和其他暴行,英国法 院还是为政府继续向以军供应其在加沙地带使用的致命F-35战斗 ...
联合国人权事务办公室:伊朗埃文监狱不应成为攻击目标,空袭代表“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news flash· 2025-06-24 09:10
联合国人权事务办公室:伊朗埃文监狱不应成为攻击目标,空袭代表"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
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跨越83年的情谊永不沉没
Xin Hua She· 2025-05-21 11:20
揭幕环节,中英嘉宾共同拉动红绸,海风掀起绸布的瞬间,现场掌声雷动。纪念碑长4.5米、高1.8米、 宽1.7米,重约1吨,标有"大爱无疆 海岳流芳"八字。碑体左侧,以中英双语镌刻了"里斯本丸"号营救事 件中东极渔民搭救英军战俘的事件铭文。 纪念碑整体造型模拟惊涛骇浪拍击礁石与船只的场景,以施救者与被救者互挽的手臂为主体,寓意着渔 民从海水中拉起遇难者,连接起生死救援的情谊。对于这一设计构思,纪念碑设计者、中国美术学院公 共艺术研究院院长瞿小实说:"前前后后改了40多稿,最后是一位老渔民给了我们灵感。渔民在海上救 人时,会使劲拉住对方的手腕,这样的紧紧相握,连接起两条生命,极具力量感和使命感。" 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浪花正一遍遍冲刷着礁石,仿佛在应和着一段跨越83年的悲壮记忆。5月20 日,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青浜岛揭幕,18名从英国远道而来的"里斯 本丸"号沉船事件英军战俘后代和东极渔民后代在此相聚,共同见证这一跨越时空的历史时刻,并纪念 1942年当地渔民在日军枪口下英勇营救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 "我们心怀感激,我们铭记在心,我们向所有人致以崇高敬意——既缅怀逝者,也致敬让他们的 ...
官宣!海军第三艘“大白船”亮相 专家:三大战区均实现医院船部署
Huan Qiu Wang· 2025-05-19 10:43
军事专家张军社于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吉祥方舟"号医院船开展医疗救护演练,表明该船已正式入列北部战区海军。 张军社进一步分析说,"吉祥方舟"号的入列,标志着我国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战区均已实现医院船的战略部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和平方舟""丝 路方舟"以及新入列的"吉祥方舟"号,三艘万吨级医院船科技含量高,功能全面,各项硬件设施先进,相当于三级甲等医院的水平。它们分别部署在东 部、南部和北部海域,战时可为海军作战部队及伤病员提供海上早期治疗,提高战场救治效率;平时则能为舰艇编队和驻守岛礁的部队提供全方位医疗服 务,并执行海上医疗救护任务。 谈及医院船的作用与意义,张军社表示,一方面,在和平时期,这些医院船为舰艇编队和驻岛部队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成为我海军守卫海疆的坚强后 盾;另一方面,它们还可远赴海外,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展现大国担当。"尤其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医疗灾难时,医院船可以迅速响应,开展 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 消息显示,演练现场,医护人员根据不同"伤情"紧急启动各类救治方案,快速完成手术准备;医疗留置组持续监测"伤病员"生命体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 情况。损害管制演练 ...
中国医生成功抢救一名特殊的非洲胎盘植入孕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04 08:09
人民网阿尔及利亚5月2日电(记者郝瑞敏)当地时间5月1日,在阿尔及利亚劳动节假期期间,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 队塞地夫分队队员依然坚守岗位,奋战在医疗救助一线,成功抢救一名特殊的非洲胎盘植入孕妇,彰显中阿深厚友谊。 据中国援阿医疗队中国援阿医疗队塞地夫分队队长刘荣华介绍,当时上午9点多,援外医疗队塞地夫分队队员杨生瑜 电话报告了高危病房内一名孕妇的危急情况。该孕妇怀孕35周,被诊断为胎盘植入,其胎盘为最严重的穿透性胎盘植入 (IV级),已穿透膀胱,情况极为严重,更为棘手的是,她此前已接受过6次剖宫产手术,此次出血量大,而医院仅有 800ml血液储备,使得救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刘荣华立即做出判断。他深知,若不尽快手术,孕妇和胎儿随时会因大量 失血失去生命。 于是,刘荣华果断下达指令"必须尽快手术!"。随即,在警察的护送下,中国医生从驻地乘坐救护车疾驰赶往医院。 一路上,他们还通过电话与医院沟通,协调手术准备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自1963年1月中国政府决定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已累计派出28批次、3603人次的医疗队, 在阿尔及利亚的8个省12所基层医院默默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