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产保护
Search documents
中国有11枚“金钉子”!如何守好这些家底
Ke Ji Ri Bao· 2025-11-11 08:06
近日,第五届国际地球生物学大会野外考察暨剑河"金钉子"(寒武系乌溜阶)现场研讨会在贵州剑河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多位顶尖地质学家就"金钉 子"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展开深入研讨。如何守护这份世界级地质遗产,发挥"金钉子"的科学价值?这不仅牵动着国际地层学界的目光,也将为全 球"金钉子"的保护和利用贡献"中国方案"。 弥足珍贵的"地质标尺" "这枚'金钉子',让这里的大山和岩石成为世界地质史上的关键坐标。"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如此评价落户于贵州剑河的全 球乌溜阶"金钉子"。 如今,这枚象征地质时代起点的标志,永久"钉"入了剑河县八郎村的地层界线标志点。这是全球第 69 枚、中国第 11 枚、贵州首枚"金钉子"。它的成 功确立,不仅为全球寒武纪地层研究树立了新的基准,也让剑河成为世界地质科学网络中的重要点位。 "金钉子"钉入仪式 我国早年因与国际地学界交流有限,未能参与"金钉子"的竞争。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科学家才首次参与奥陶系和志留系界线"金钉子"的角逐, 但以失败而告终。 1995 年,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因其保存完好的奥陶系地质记录和丰富的笔石及牙形类化石,成为研究热点。经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