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治理

Search documents
街头旋律有多大“穿透力”?
Hang Zhou Ri Bao· 2025-07-15 02:48
t . 17 1 在空港新天地 t "整个夏天想和你环游世界,山路蜿蜒就像是爱的冒险……"7月5日18时,萧山银隆百货的广场上, 街头艺术家张濠麟的歌声伴随傍晚的微风,为前来围观的市民带去夏日里的宁静。 首先,71位街头艺术家均属于"持证上岗",得到"萧山认证"。这并非仅仅是象征意义,更把艺术融 入了城市的发展脉络。所有街头艺术家都经过严格审核与评选,确保能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把高品质 文化服务精准下沉至基层。 其次,演出场地从城市广场、大型公园延伸至乡村公共空间、商圈及艺术中心,实现镇街全覆盖, 同时艺术表达亦更为丰富多元,包括且不限于演唱、原创音乐、乐器演奏、说唱、戏曲等。 昔日街头艺人的辗转,被专业设备和固定舞台所替代。"这是一般街头艺术家难以遇到的机会。"张 濠麟已经连续参与了两季活动,对此深有感触,"舞台更完善了,点位增加了很多,人流量和点位热度 都很高。" 更重要的是,"街头旋律"的公益底色——不计功利地创造表达空间,是城市对青年最深沉的信任。 "街头旋律"的"穿透力",在于其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构建,是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与青年自由表达之 间的一次突破性联结。这场青年表达盛宴并无门槛,观众也无须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