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体重管理

Search documents
唠“科”话|控制体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Xin Hua Wang· 2025-05-09 05:40
新华社长沙5月9日电(记者帅才)有人面临工作压力、情感焦虑时,会出现"情绪性进食"行为……这些看似满足口腹之欲的举 动,实际上是情绪困境的"求救信号"。 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来之际,心理健康与体重管理的关联再度引发关注。心理学专家指出,当工作压力袭来、生活陷入焦 虑时,许多人会不自觉地打开零食柜,用高热量的食物"填补"内心的空洞。这种"借吃消愁"的行为,是情绪性进食。控制体重 不仅要合理饮食,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 首先,识别情绪信号,建立"暂停机制"。当产生强烈进食冲动时,先问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有不良情绪需要被看见。可以尝 试用5分钟深呼吸、捏减压球等物理方式转移注意力,给情绪一个缓冲期;二是重构情绪应对清单,针对不同情绪预设替代方 案。比如,压力大时可以尝试10分钟正念冥想,孤独时和朋友聊聊天,焦虑时写下烦恼清单,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及时地 排解不良情绪。三是接纳身体,修复与食物的关系。允许自己适度享受喜爱的食物,避免因"罪恶感"引发的补偿性暴食。 "体重秤上的数字,有时是心灵困境的外化表达。"周旭辉建议,健康管理不应局限于"管住嘴、迈开腿",更要学会"与情绪和 解"。真正的健康是身体与心灵的双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