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性别与丧亲关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即便被离世的家人伤害过,还有恨, 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Di Yi Cai Jing· 2025-05-23 02:45
谈论失去父母的哀伤时,是否忽略了原生家庭中那些破碎、暴力、控制甚至背叛的情感经验?李昀鋆 说,可以理清这些情绪,理清跟去世的亲人的关系,然后接纳自己 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李昀鋆完成了106次对中国内地丧亲者的访谈,其中44位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 人成为她博士论文的研究主体,包括33位女性,11位男性。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离世时平均年龄 19岁,27位父亲离世,15位母亲离世,有两位是双亲都离世,接受访谈时的平均丧亲时间为5.37年。 他们对李昀鋆坦露了原本深藏的丧亲经历和感受,李昀鋆也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到哀伤背后一层层复 杂的情感表达与家庭关系羁绊,以及传统社会文化观点的种种影响。李昀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她的博士 论文,又修改整理成新书《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 针对这一很少有学者深入研究的领域,第一财经记者与李昀鋆进行了对话。 给对方一个接纳哀伤的空间 第一财经:通过你的研究,我意识到对丧亲者来说,没法"节哀"也很难"顺变",那应该怎么样真正去安 慰丧亲者呢? 李昀鋆:关于安慰的话,有一个大前提,是我们实在是太不知道怎么聊死亡、聊哀伤了,所以我们对死 亡和哀伤充满了恐惧。因此,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