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南迁
Search documents
民族危难中的一曲文明壮歌
Ren Min Ri Bao· 2025-11-20 22:21
《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郑欣淼著;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保护好故宫,发挥好故宫的作用,是故宫人的光荣使命。郑欣淼新近出版的《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 史》(以下简称《国家记忆》)一书,讲述的就是故宫人不辱使命的历史。全书依托大量首次披露的档 案、日记、书信与影像,重现了1933—1949年间故宫文物南迁这场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 行程最长的文化大迁徙,讲述了具有文明史意义的文化壮举。 作者在书的开篇即以历史细节生动呈现了南迁动议在当时引起的社会波澜之大。书中写道天津博物馆首 任院长严智怡1933年初致故宫博物院函:"况值此国家危难之时,敌忾同心,正宜示镇定坚决之心,励 一往无前之气。已经迁洛之政府,近且回京,何以独于敌氛未及之北平,岌岌若不克保,又专措意于古 物?"书中还影印了一份北平政务委员会决定呈请国民政府拍卖故宫文物用以购买飞机的电文,这项议 案在当时也掀起轩然大波。通过这些历史现场的照片、档案和文件,读者可以看到身处众声喧哗之中做 出故宫南迁的决策是何等不易。作者指出,故宫文物南迁是基于敌强我弱、抗日战争将是一个持久长期 过程所作出的决策。不只是文物,当时政府 ...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在京开幕
Ren Min Ri Bao· 2025-09-30 22:02
开幕式后召开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故宫文物南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中华灿烂文明的守护与传承,创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历 史奇迹。要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故宫文物南迁史迹遗址,做好故宫文物南迁的史料整理研究,不断深 入挖掘文物南迁的历史与精神价值,深刻把握其在建构历史记忆、形塑文化认同方面所具备的突出作 用。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1日 04 版) (责编:卫嘉、白宇) 本报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王珏)9月30日,由故宫博物院、《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故宫 文物南迁纪念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展览位于神武门展厅,共展出铜器、玉器、瓷器、钟表、书画等珍贵文物60余件(套)、档案文献100 余件(套),以丰富的展示手段重现了抗战时期故宫南迁文物辗转迁徙、存藏展览的艰辛历程,及其所 折射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民族记忆。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 ...
不能拆的遗址 不能断的文脉
Xin Hua She· 2025-06-16 11:43
1997年,他和当时的南岸区文管所所长戴月英一同来到安达森洋行旧址。一到这里,他就惊喜地喊了出 来:"'沿山坡建造的四栋仓库',这不正是书里描述的场景!" 惊喜之余,胡昌健也感到一阵心酸:1997年,从江边走上仓库都不是一件易事;在抗战时期,这群"文 人"将文物运上去的过程该有多艰难。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们不仅要面对炮火的威胁,还要带着文物 翻山越岭,这种敬业精神令人动容。 在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的一栋建筑上,写着两个已经有些模糊的红色大字——"不拆"。这座"不能 拆"的建筑,承载着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这两个字,也诉说着重庆和故宫多次"相遇"的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文物的精品南迁,以避日寇劫掠。1933年2月 初,13427箱59万件文物分批从故宫运出。这些文物历经坎坷,历时十几年,行程数万里,播迁十余省 份,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文物迁徙。 有很长一段时间,故宫文物和重庆的"相遇"都是一件"不为人知"的事。 "那时,故宫文物南迁是绝对的秘密,鲜有文献记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研究馆员胡昌健说,一次 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本书中读到故宫文物曾流离重庆的线索。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