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气质

Search documents
昙华林:一部“活”的近代史书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7-13 00:35
从地铁5号线昙华林武胜门A口出来,一面八层楼高的涂鸦墙特别引人注目。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2024年全年,昙华林客流突破100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游客量近7万人次, 最高峰接近10万人次。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武汉旅行攻略,昙华林一定会被推介。文艺、复古、烟火、厚重、童 趣……在不同的人眼里,昙华林有别样的美。 ■ 烟火气里的文艺腔 武汉的昙华林、上海的田子坊、厦门的鼓浪屿……每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一条充满 文艺气质的街道。 昙、华、林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有一种文艺质感。 关于昙华林的名字,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住在此处的居民爱种昙花,一坛一坛 摆在门外,聚而成林,故得名。在古代,"花"与"华"通用,故而得名"昙华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昙华林是从佛寺衍化而来。1938年抗战时期,郭沫若曾在昙华林住 过。他在《洪波曲——抗日战争回忆录·昙花林》中说:"昙花林在武昌城内……照名称看 来,以前大约是什么佛教的建筑吧?这一段古我却没有工夫考过。" 循着郭沫若的思路,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查阅史料,终于在《湖北文征》第十一卷 找到黄冈人刘溱的《重游昙花林小记》一文。文章开宗明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