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幻想

Search documents
心理学|如何停止“如果”式内耗,拥抱真实人生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4 00:39
当察觉到自己陷入"如果"式思维时,不要急于否定自己,而是先坦然承认内心的感受:"是的,我现在 很后悔/羡慕/无力。" (原标题:心理学|如何停止"如果"式内耗,拥抱真实人生) "如果当初我选了另一份工作,现在会不会更好?" "如果我是别人,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痛苦?" "如果我 父母能理解我,我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这些念头是否也曾在你的脑海中反复盘旋?它们看似是偶尔 闪过的假设,实则像无形的丝线,正悄然缠绕住你的行动力,让你陷入无尽的内耗,成为阻碍你改变生 活的枷锁。 心理学家将这种对已发生事情进行"如果当初……"假设性思考的行为,称作"反事实思维"。 适度的反事实思维是有益的,它能帮助我们复盘过往经历,从中吸取教训,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 灯,指引我们未来的道路。但当这种思维异化为逃避现实的工具时,它便成了甜蜜的陷阱,给予我们虚 假的安慰,让我们在虚幻的假设中徘徊,迟迟不敢直面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为何我们会沉迷于"如果"式的逃避?这种思维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人类大脑天生存在"后悔厌恶"倾向,我们本能地抗拒犯错,更难以直面承认错误带来的痛苦。在这种心 理驱动下,大脑常常会编织出"如果当初选另一条路"的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