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求职诈骗防范
icon
Search documents
如何识破“黑职介”?(服务窗)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2:10
规避"面试套路",识别异常环节。如面试地点偏僻,要求到酒店、工地等非办公场所面试,可能存在安 全风险;面试流程随意,无正规笔试、面试环节直接"录取"并要求缴费,必为骗局。此外,对工作内 容、薪资结构含糊其词,只强调"轻松高薪"的,需追问细节,若对方回避,应立即离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4日 13 版)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求职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利用毕业生"急于就业""缺乏社会经验""渴望高 薪"等心理,不法分子趁机设计各类陷阱,不少人落入圈套。如何识破"黑职介"?记者采访了甘肃省人 社厅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张成俊。 警惕"反常福利",用常识过滤陷阱。对"高薪资+低门槛"的招聘活动,如月入过万、无需经验、随到随 聘,承诺"包就业""保转正"等,此类多为诈骗或传销引流。"正规中介不会对求职结果做绝对承诺。"张 成俊提醒,若要求先交"押金""培训费""名额预留费",大概率是"黑职介"的骗局。 核查机构资质,确认合法性。查证照:可要求中介出示营业执照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通过"国家企 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当地人社部门官网查询,看经营范围是否包含"职业中介"业务。看办公环境: 实地考察时,若办公 ...
惩防并举治理招聘陷阱
Jing Ji Ri Bao· 2025-05-06 21:55
当下正值高校毕业生毕业求职的高峰期,众多打着招工、招聘幌子实施诈骗的行为日益增多。诸如"花 几万元就能入职央企"等虚假宣传广告时有出现,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求职者上当受骗。 还需加强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网络和招聘市场建设,广泛开展规范化就业求职招聘活动,引导求职者 利用公益平台求职应聘。媒体、人社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求职者防骗意识。针对网络平台 求职诈骗多发频发的现象,相关网络平台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信息审核和违法信息处置,阻断违 法诈骗行为传播渠道。 广大求职者要提高信息甄别意识,选择正规渠道求职应聘,同时警惕任何以承诺录取名义收取费用的行 为,不在求职应聘过程中透露个人银行账户、信用卡等信息,以免上当受骗。除了各类"明"诈骗,还要 谨防通过缴纳就业培训费、实习期保证金、担保金等形式的"暗"诈骗,防止财产受损。一旦遭受求职诈 骗,要第一时间寻求公安机关帮助,锁定受骗证据,配合执法部门打击虚假招聘违法犯罪行为。 尽管公安机关、人社部门及相关单位屡屡发布防骗声明,但求职受骗现象仍未完全杜绝,因求职受骗而 遭受财产损失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防范虚假招聘,首先要严厉打击虚假招聘的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