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生物地毯工程
Search documents
这个专业,全国曾只有他一根独苗……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10-05 11:53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 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 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播出: 《魏江春:做生命的拓荒者》。 0:00 魏江春,193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衣学奠基人。从零起步,他建立亚洲最大的 地衣标本室,完成世界上第一个地衣型真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基本生物学分析,解锁大量"抗逆基 因"与"沉默基因"的激活密码;他提出"沙漠生物地毯工程",为治沙提供新路径。他推动中国地衣学科 完成从"一人独行"到"世界领跑"的跨越。 "地衣占真菌界20%,没有人搞不行。我说我得好好干,完成这个任务,我的目的就是把这个学科空白 填补起来。" 超冷门学科里 他曾是中国的"一根独苗" 相比于高大挺拔的树木、鲜艳夺目的花朵,魏江春更偏爱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裸露的岩石,粗糙的树 干,那一片片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印记",便是他牵挂一生的地 ...
先生丨他让我国每一株地衣都有了“身份证”
Yang Guang Wang· 2025-10-05 07:00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 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从10月5日起继续推出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本期推出:《魏江春:做生命的拓荒 者》。 魏江春:地衣占真菌界20%,没有人搞不行。我说既然这样,我就得好好干,我就好好地来完成这个任务。我的⽬的就是把这个学科空⽩填补起来。 【人物名片】 魏江春,193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衣学奠基人。从零起步,他建立亚洲最⼤的地衣标本室,完成世界上首个地衣型真菌全基因 组测序及其基本生物学分析,解锁⼤量"抗逆基因"与"沉默基因"的激活密码;他提出"沙漠生物地毯工程",为治沙提供新路径。他推动中国地衣学科完成 从"一人独行"到"世界领跑"的跨越。 播放 播放 静⾳ 0:00 / 4:3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4:30 播放速度 2x 1.5x 1.25x 1x, 选择 0.5x 1x 节⽬ ...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推动中国地衣学科实现“三级跳”
Ke Ji Ri Bao· 2025-07-27 22:28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地衣这一特殊生物复合体,曾长期处于我国科学家的认知之外。而中国科学院院 士、著名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经过半个多世纪深耕,用智慧和坚持在地衣学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魏江春是中国地衣学科的开拓者。从零起步,他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地衣标本室,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地 衣型真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基本生物学分析,从中发现大量抗逆基因和"沉默基因",并破解其激活机 制;他提出"沙漠生物地毯工程",为治沙提供新路径。魏江春推动中国地衣学科完成了从"一人独 行"到"世界领跑"的跨越。 魏江春的科研足迹,勾勒出地衣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更展现出中国科学家填补学科空白、勇攀世界 高峰的精神力量。 前不久,魏江春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从地衣的本质特性到其科学价值,从个人科研历程到学科发 展脉络,94岁的他娓娓道来我国地衣学科发展的历程。 白手起家建立亚洲最大地衣标本室 记者:您投身地衣研究已70余年。很多人对"地衣"并不熟悉,能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什么是地衣? 它的科学研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魏江春:地衣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复合体,由真菌与光合生物(如藻类)共生形成。真菌通过菌丝为藻类 提供水分、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