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治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非遗里生生不息的法治文化
Ren Min Wang· 2025-06-13 01: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 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商周青铜器铭文到明清契约文书,从宗祠楹联到民间谚语,非遗以独特的 文化符号系统构建起一套东方治理体系,堪称浸润着法治精神的"活法典"。 器物性载体:传统技艺中的规矩表达 (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 明刑弼教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法律思想,在千年的传承中通过多维文化编码,铸就了中华法治文 明特有的教化传播机制,最终沉淀为"日用而不觉"的文明基因。 一是在艺术创作中塑造法治想象。华北地区的皮影戏《包公案》,将司法智慧浓缩在七尺幕布之 上。苏州评弹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通过艺人的三弦与说表,将这桩清末奇案演绎成生动的法治教 材。茶馆里的听众在品茗听曲间,完成了对司法公正的集体感知。二是在符号系统中暗含法治隐喻。广 西瑶族用一块刻着斧头与铜钱的石牌,既能表示械斗赔偿的数额,也可代表山林边界的划分,将法律权 威具象化为感官可触的存在。徽州宗祠"规匾"上镌刻的朱子家礼,通过书法形制与悬挂方位的精心设 计,形成视觉化的规范层级体系。这种符号编码使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 ...
“文化+普法”新地标,法治书屋打造学法新风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07:44
中新网焦作5月30日电(张钰惠)温县群众法治书屋坐落于河南省温县慈胜公园内,毗邻千年古刹慈胜寺,北接黄河文化带,南邻 陈家沟太极拳发源地,依托温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慈胜公园的人文景观而建。这里随处可见捧书阅读的读者,已然成为市 民解疑释惑的"法治钥匙"。 5月29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活动采访团走进河南焦作温县群众法治书屋,在书香氤氲中探寻接地气的法治文化。 温县群众法治书屋。中新网 张钰惠 摄 打造"一站式"法治阅读空间 针对青少年群体,书屋精心设计法治漫画手册,以有趣又有料的漫画形式解读法律知识;针对老年群体,制作通俗易懂的法律 知识传单,讲解防诈骗、养老权益保障等实用法律知识。书屋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受益群众超过2万人次,切实将法治 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完) 责任编辑:付子豪 书屋通过法治动漫视频展播、普法情景剧互动、法治名人名言长廊等场景设计,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视听语言。在 这里,一次扫码即可观看普法微电影,一次触屏便能参与法律知识闯关,让法治教育既有书卷气,又有时代感。 温县群众法治书屋。中新网 张钰惠 摄 提供零距离法律咨询服务 采访团一行注意到,温县群 ...
融入法治文化 破解医患纠纷
Ren Min Wang· 2025-05-15 01:09
医患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法治基因的深度融入, 医患关系一定会迎来更加和谐的明天。 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医患矛盾的加剧令人痛心疾首。值得庆幸的是,一 些实践案例为我们带来了曙光。在广州某三甲医院,因法律培训使违规操作纠纷下降35%;相关法律出 台后,某地区医疗过错赔偿案明确责任比例跃升25个百分点。笔者认为,培育医患法治文化应成为破解 医患矛盾纠纷的关键切口。 法治基因,重塑医患新生态。当某医院接受法院普法后,患者满意度骤增15%;当某地区规范诊疗 程序后,非理性维权事件下降40%,这些数字印证着法治文化对医患关系的修复力量。医患法治文化不 是简单的普法教育,而是通过三大核心要素重构医疗生态。 法律意识是法治文化的核心,也是医患关系改善的基础。某医院开展情景模拟式法律培训后,患者 合法维权比例从50%升至70%。这种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行为准则的做法,让医患双方真正理 解"法治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法律意识的觉醒,让患者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让医护人员更加谨慎 地履行职责。通过法律培训,患者学会了如何在法律框架内维护自己的权益,医护人员也更加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