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积分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别让消费积分沦为商家免责工具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10-13 03:21
要让消费积分回归激励与回馈的本质,须从制度与监管两方面发力。首先,商家应秉持诚信原则, 明确积分获取、使用、失效等规则,避免设置隐性陷阱。积分补偿应作为额外福利,而非责任豁免 的"赎罪券"。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积分营销行为的规范,明确积分与法定赔偿之间的界限,防止商 家借积分之名行推责之实。特别是,鼓励建立第三方投诉与仲裁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 消费者自身也需提升维权意识。面对不合理条款,不应因"积分小事"而选择沉默。每一次理性维权,都 是对市场秩序的守护。平台与媒体也应加强监督,曝光典型侵权案例,推动行业自律。 积分本应是商家回馈消费者、增强用户黏性的诚意之举。消费者通过持续消费积累积分,换取优惠 或实物,形成良性互动。然而现实中,不少商家却将积分规则设计得复杂晦涩:有效期短、兑换门槛 高、使用限制多,甚至在未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单方面修改规则。更令人诟病的是,当消费者对商品质量 或服务提出质疑时,一些商家竟以"已赠送积分补偿"为由,拒绝进一步处理投诉,仿佛几枚虚拟积分便 可抵消所有责任。这种"用积分堵嘴"的做法,实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轻视与漠视。 消费积分沦为"免责工具",本质上是商家责任意识的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