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科学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icon
Search documents
把“亲子鉴定”做到3000多年前
Ren Min Ri Bao· 2025-04-28 22:36
历史时期的大家族,会以墓碑、墓志的方式留下自己或家族的痕迹,但夏商周时期的平民墓地无法通过 文字讲述自己的故事。此前,考古学者往往依靠分析墓葬之间的距离远近、分布形态,推测墓主人之间 的关系可能为夫妻、父子等,但苦于没有证据可以验证。直到近年,生命科学技术在考古研究中充分应 用,使考古工作者"替古代平民说话"成为可能。 考古工作者看到一片墓地,首先想到的不是将出土多少稀世珍宝,而是墓葬结构、家族关系——这片墓 地埋的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前曾发生过什么故事? 我们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内发现了一片西周中期的平民墓地,目前已发掘了33座墓葬。这批墓葬的随 葬品很少,少的一件陶鬲,多的三件陶器,只有一座墓随葬了铜锛凿,显然是一般平民的墓地。但他们 的排列关系清晰,互相之间基本没有打破,人体骨骼保存也很好,因此我们得以提取到其中的DNA, 把"亲子鉴定"技术做到3000多年前。 通过高精度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北京大学宁超研究员团队复原了这片墓地中各墓葬之间的家族关系。 我们发现,墓葬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北区家族关系极强,共有18个人存在亲缘关系,南区的家族 关系则较弱。 整片墓地的墓葬中多用殉狗,其中还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