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艺
Search documents
《顺流而上》热映为生态文艺繁荣带来哪些启示?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11-18 23:18
讲好生态环保故事,要深入一线挖掘更多鲜活素材。无论是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办理的案件,还是每次污 染事件的应急响应,背后都藏着情节曲折、矛盾交织的精彩故事,这些真实案例往往比虚构情节更有冲 击力和感染力。比如《顺流而上》中"赵山河遭到报复,爱犬被毒死""市领导反复打电话阻挠调查,当 电话再次响起,丁局长犹豫片刻,把手机扔到窗外"等情节,均源自现实生态环保案件。正是这种源于 一线的素材挖掘,才让影片有了打动人心的底色。因此,要创作出优秀的生态文艺作品,就要走进执法 现场、污染治理一线、生态修复地块,从实践中积累素材,让作品真正扎根于现实土壤。 讲好生态环保故事,要塑造立体丰满的生态环保人物群像。以往有的生态文艺作品将生态环保人塑造得 较为完美,却忽略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挣扎与坚守。也有的作品将相关群体标签化,比如把村民简单归 为受害者、把企业归为加害者。而《顺流而上》打破了这种扁平化叙事:陆青云既有一查到底的坚定, 也有面对村民下跪时的纠结;打工村民既有对丢工作的担忧,也有对污染的痛恨。这种多维度的人物塑 造,让生态环保故事不再是正义与邪恶的简单对抗,而是充满人性温度的现实切片。生态环保事业是政 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 ...